论可编程控制器技术(PLC)课程学习及应用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4-11-27 15:11:59
PLC 课程具有实践性、应用性强、与生产实际紧密联系、运用知识的覆盖面较宽等特点, 是强电与弱电的结合、电气学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和与生产工艺过程紧密配合的一门专业课。
1.课程体系的衔接
在教学计划安排的课程体系中, 一般PLC 作为专业课程实施。因此在教学中, 需要处理好与选修课程的衔接。通常, PLC 的选修课程及其教学内容, 主要有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等, 所涉及的内容有微机原理、计算机基础、数字电路、低压电器与电气控制等。由于高职高专学生的基础相对比较薄弱, 对这些选修课程的知识点未必能完全掌握。为此, 在教学过程中, 可对与先修课程联系紧密的纯理论性的内容进行淡化处理。例如: 开关量、模拟量的采集与控制方法; PLC 编程与通信等。这样既能回避学生基础薄弱这一客观教学现实, 又能集中课时用于PLC 实践性教学, 突出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但对于选修课程中与本课程实践教学联系紧密的教学内容要进行复习与强化。例如: 低压电器、继电器控制系统等。在讲授新课前先让学生复习相关知识点, 然后在学生掌握的基础上再讲授新的教学内容。这样学生就能很容易掌握将电气控制原理图转化为PLC 梯形图的程序设计方法, 掌握有关PLC 外围电路设计知识以及安装接线等方面的操作技能。从而培养学生运用PLC 改造传统继电器控制系统的技能, 并为学生今后从事现代生产流水线控制技术的应用与开发打下良好的基础。
2.突出教学内容的应用性与先进性
根据高职高专的教育目标, 课程教学内容要围绕知识、能力、素质这三方面来进行, 同时, 教学内容还必须具有基础性、实用性、时效性和新颖性。由于PLC 产品种类繁多, 发展也较快, 因此PLC 课程的教学内容应紧跟可编程控制技术的发展, 将目前生产上应用的新知识、新技术及时传授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深入工厂企业, 了解企业PLC的发展及其对PLC 技术人才的需求, 然后再根据企业需求, 参考多本教材, 并结合学校设备的实际情况和所教学生的学习特点, 编写体现高职高专特色PLC 课程教学目标的授课计划、教案和实训指导书。在授课计划上优先保证PLC的指令及应用、编程软件的使用和编程方法、PLC 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等基本教学内容的教学时间( 约占总课时的50%) 。
3.“理论够用, 重在实践”的教学内容特色
根据高职高专“理论够用, 重在实践”的教育特色, 为了增加学生的实践课时, 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我们对理论教学内容进行了删减并增。由于理论教学内容主要授予学生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 为实践教学服务。因此, 我们在保证理论知识必须够用的前提下, 对一些与今后工作关系不大的理论性内容进行了删、减、并。如对于数字量输入/ 输出模块, 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求学生掌握输入/输出模块的类型及应用场合, 而对于各模块的原理图则一带而过。
反之, 为突出能力培养, 增加实用性和针对性, 教学中的例题都选用实际应用实例, 增设了习题课、实例分析课和小型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分析等。
- 上一个文章:浅论《电气控制技术》课程
- 下一个文章:实训配套建设关乎实践教学质量